伊朗核談
伊朗核能問題:
伊朗核能源開發活動開始於20世纪50年代,當時得到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支持。為充分利用核能資源,伊朗自20世纪50年代後期開始其核能發展計畫,並先後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了一個核電站、6個核研究中心和5個鈾處理設施。
1979年伊朗成立了伊斯蘭國家,1980年美伊斷交,伊朗拒絕向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屈服,同時美國在伊朗周邊發動的戰爭和軍事行動使伊朗不得不考慮保衛國家的安全,美國開始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對其採取“遏制”政策。美國在伊朗周邊發動的戰爭和軍事行動有兩次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美軍常年賴在阿富汗伊拉克不撤軍,美國入侵索馬里、美軍飛機空襲巴基斯坦西部等,而且美軍在伊朗近郊的中東、中亞国家、南亞島嶼等駐紮有大量軍隊,嚴重威脅了伊朗安全。
伊朗核問題在2006年初成為美國和伊朗關係的核心問題,並成為美國伊朗戰爭的潛在導火線。
伊朗近日與六國在瑞士洛桑就限制核計劃進行談判,以換取部份制裁的減免,但整個議程已超出了3月31日的期限,而談判各方在4月1日凌晨決定延長一日繼續糾纏。超時的主要原因在於,伊朗想要一個相對模糊的原則性宣言,而美國卻需要一個詳細的框架性協議,來勸說國會推遲在4月14日對伊朗新制裁的表決。
美國希望得到詳盡的數字:伊朗有多少部鈾濃縮離心機、擁有多少存量的鈾以及在阿拉克(Arak)重水核反應堆中能產出多少的鈈。伊朗人則並想儘量避免在這個階段討論限制核原料的具體數量,只爭取減輕特別是來自於聯合國的制裁。而西方國家表示如果發現伊朗出現嚴重的違規,減免的制裁將自動恢復,伊朗對此堅決反對。
所有的這些都註定了談判不可能出現歷史性的結果。如果各方能夠在6月底前簽訂一個綜合性協議,那將會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但如果最後談崩了,這個協議可能就是整個談判能取得的最大成績了。
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朗核問題的決議:
2003年的決議
6月19日,發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主席關於伊朗核問題的「總結性聲明」敦促伊朗:
——
迅速糾正總幹事巴拉迪在其報告中提到的伊朗在執行與《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有關的保障協定中存在的所有問題,立即和無條件地簽署和執行保障協定的附加議定書
9月12日,通過決議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開其核計劃,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突擊檢查其核設施,終止提煉濃縮鈾
11月26日,再次通過決議
2004年的決議
3月13日,理事會通過決議批評伊朗沒有公開其部分核計劃
6月18日,理事會通過決議協助解決核計劃的剩餘問題
9月18日,理事會在維也納通過決議要求伊朗終止一切與製造核武器有關的核活動
11月29日,理事會通過決議不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
2005年的決議
阿拉克的反應爐
8月11日,理事會通過決議要求伊朗立即停止與鈾濃縮有關的一切核活動
9月24日,理事會通過決議認定伊朗多次不履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義務
美國對伊朗核問題的態度
美國將採取不排除戰爭在內的一切手段以阻止其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010年在簽下美俄START條約時歐巴馬說美國,俄國和其他國家在要求伊朗面對不能遵守核不擴散條約的義務時的後果。「我們不會容忍藐視不擴散條約的行為,在一個關鍵性地區挑起軍備競賽的風險,及威脅國際社會和我們集體安全信用度的行為」
美國主戰派
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
前國務卿賴斯
主戰派觀點:現在不打,後患無窮;對伊朗動武代價很高,但容忍伊朗擁有核武器對美國的安全形成威脅代價更高;在動武和縱容其擁有核武器之間傾向動武。
美國主和派
前卡特政府國家安全顧問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
主和派觀點:目前局勢類似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美國政府處於「要麼默許敵人擁有危險武器,要麼動武阻止敵人」的兩難困境;動武則美國將陷入20至30年的另一個伊拉克泥潭。況且對於伊朗的原子能發展現今有莫斯科與北京反對直接動武。
油價波動:
伊朗核談判終於在4月2日傍晚取得了突破,伊朗與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以及德國就伊朗核武問題的中心議題達成一致。消息傳出後,油價延續之前跌勢,當日收盤大幅下跌。有交易商認為談判結果會加劇國際原油的供應過剩,從而進一步拖累油價下跌。
外界評估若各方在6月30日前達成全面協議,在未來的10年,伊朗2/3的濃縮鈾能力將被限制和監管。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將會逐漸取消對伊朗的制裁。
石油市場的投資者們擔心,一旦國際社會放鬆對伊朗的制裁,伊朗生產的原油流入市場將極大加劇石油市場供大於求的局面,進一步打壓油價。
目前國際原油市場的過剩規模已經高達150萬桶/天。儘管美國產油量在截至3月27日當周下降0.4%至940萬桶,為去年12月以來首次下降,但上週原油庫存量仍連續第12週刷新紀錄高位。
美國能源署(EIA)公佈,3月27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480萬桶。而接受路透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增加420萬桶。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分析師Carsten Fritsch表示,即便伊朗不能馬上提高其石油產量,油輪上貯存的數千萬桶石油也會被投放市場,「油價很可能會因此面臨下行壓力」。
因為核武談判加速進行,上週五國際油價大跌,紐約5月原油期貨大跌2.56美元或5%,成為每桶48.87美元;5月布蘭特原油大跌2.78美元或4.7%,成為每桶56.41美元。
伊朗與6國的核武談判已進行了18個月,近期出現突破性進展。包含英、美、法、德、中國與俄羅斯等國將要求伊朗停止核子工作;伊朗則希望換取解除經濟制裁,讓伊朗豐富的石油資源也能投入國際市場。
伊朗石油部長桑加尼(Bijan Namdar Zanganeh)日前也表示,若原油出口限制解除,伊朗每天將會釋出約100萬桶原油。
根據英國《電訊報》報導,由於國際原油供給過剩情況嚴重,每日多生產了約200萬桶,導致油價一直低於每桶50美元左右,一旦伊朗的石油進入市場,將可能會讓油價繼續下挫,恐一路崩跌至每桶20美元左右。
目前伊朗的石油蘊涵量全球第四大,但因為西方國家的制裁影響,原油出口從2011年起開始減半。倫敦Renaissance資本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羅伯森(Charles Robertson)指出,伊朗是全球尚未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最大經濟體。
更新時間: 2015-04-14 21:24:00
留言列表